为和谐社会贡献“蓝特力量”                   

 

      蓝特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植根荆州辐射全国的跨行业综合性大型民营企业,创业30余年,从一个资产不足万元的街道作坊小厂,一举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亿元资产的企业集团,每年为国家和地方创税费数亿元。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全国就业先进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守信用重合同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多年来,集团公司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入参与改革开放全过程,秉承致富思源、以义领利的“三本”企业文化理念,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勇于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援抗灾救灾,全力开展精准扶贫,踊跃捐资助学,热心帮困济弱,近20年来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用于各项公益活动,还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和功能孵化了一大批“亿元级的老板”,以年销售达1500亿元的超大市场规模,直接和间接创造了5万多个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蓝特力量”。

一、帮助下岗职工就业 当好创业致富孵化器

     蓝特集团的壮大历程就是一部带动群众、孵化老板、共同致富的创业史。公司向商贸市场发展时期,正逢地方上产业转型,大批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生活贫困。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建成陶瓷城、家居城、装饰城等3个商贸市场,积极响应政府推进“再就业”号召,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为了帮助起步创业、经营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顺利转化为健康经营的商户,公司设立了创业扶助金予以支持,并减免门店费、摊位租金、行费,提供创业扶助金,从1996年至2005年十年间累计达6200万元,还为缺少流动资金的商户提供贷款担保,共帮助商户争取贷款4亿多元。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大众创业,使一大批商户实现了从市民到商民的转变,从雇员到企业家“大老板”的升级,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别墅房,实现了从糊口到富裕的跨越。

      2006年公司建成两湖绿谷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投入运营,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大批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失业返乡,为了支持他们来“两湖绿谷”始创业,公司给予减免门店、摊位租金和交易行费6个月至1年的优惠,对经营困难者,延长执行至3年,仅在当年,就有300多名返乡人员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并实现营运创收,公司虽然直接减少105万元经营收入,但却促成了上千个大小商户创业,创造产值超过500亿元。

      2018年以来,公司投资新建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资农机市场,以减免税金、出让门店等各种优惠政策引进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有前景的新型业态商户,扩大了就业渠道。规划建设绿谷小镇集群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吸纳创业和就业5万余人,将会培养更多品牌商户,孵化更多致富老板。

二、扶持地方特色行业 当好脱贫攻坚助推器

      “让天下农民笑起来”是蓝特的宏大愿景,多年来,公司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响应党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穷根子”,公司将企业扶贫从捐款、捐物向“建一个工厂、富一方百姓,造一方环境”拓展,近年来,公司主动参加荆州市的“三万”活动,累计捐资330万元,帮助公安县、松滋市7个驻村村民修建公路、改造危桥、开挖塘堰、疏浚灌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公司充分发挥多年经营建材流通大市场的行业优势,坚持就地开发与异地开发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扶贫效益相结合,努力形成建材产业链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凭借蓝特这块金字招牌和公司特大市场群优势,明显带动了周边县市工业定单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建材加工行业发展,从业人员大幅增收,大垸农场的高密板、高压板,石首的木地板、塑料地板,监利的白坯家具都在蓝特商贸城,找到了立足点,实现了市场拓展、销量翻倍,以此为带动,整个市场群周边200多家建材加工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两湖市场则充分发挥蔬菜水果的行业优势,积极带动荆州周边郊菜的种植和销售。特别是在今年“百名干部联百企、百家农企联百村”活动中,市场主动对接帮扶太湖港农场梅槐村,为村里开辟精准扶贫专区(挂牌),减免行费或摊位费,在华中农资农机批发市场组织种子、农药、化肥经营户在春播前与梅槐村的合作社、农户对接,优惠销售农资产品,常年将梅槐村的供需信息在“全国农贸联网站”、“全国农批市场群”、“国龙之家信息群”、“湖北省农产品流通协会会员群”、“荆农通”等专业农商对接平台发布,以自身的行业优势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落地见效。

三、帮扶个体商户 当好消费扶贫服务器

     消费扶贫是既带产业又帮长远的利好工程。公司积极主动对接贫困村组,帮信息帮技术帮资金,捐资100万元,在江陵县农村选择20个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的标准,为他们建设蔬菜大棚,大棚建好后,由公司聘请专家指导他们种植适销蔬菜,然后由公司“两湖绿谷”市场负责收购和销售,这种精准扶贫的模式,将资金援助、设施建设、技术辅导、产品收购和销售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使扶贫工作既可治标、又能治本;面对一些特殊情况造成农产品积压的突发事件,公司都主动靠前,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2017年,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保障大队贫困户唐贤玲大姐南瓜卖难,枕头南瓜堆积如山,两湖市场免收摊位费和交易费,提供最好的摊位在市场销售,帮助销售南瓜近3万斤,2019年,岑河白菜西兰花花菜滞销,两湖蔬菜市场组织多名商户到岑河全面收购滞销花菜10万斤,解决当地花菜滞销难题,同年帮助松滋涴市销售滞销南瓜4万斤;2020年初,因疫情影响,少数商户货物积压,公司及时减免果蔬交易管理费240万元,积极组织积压货物及时销售,避免商户经营损失,疫情封锁结束后,两湖市场积极为外地商客免费办理通行证,提供免费工作餐,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减轻商客经营成本。

四、援助困难群众,当好慈善事业传播器

      以人为本是蓝特“三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扶贫帮困,传播正能量。公司积极捐资助学,先后捐助修建了建始县红岩寺民族小学、巴东县风吹垭小学、公安县孟溪光彩小学、监利县柘木乡光彩小学等4所“希望小学”和建始县民族培训中心、图书馆;公司设立了“董事长助学奖励基金”,每年参加“金秋助学”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累计向困难学生捐资300万元,资助松滋市贫困山区的张文星、监利柘木乡新华村的阳初、荆州区残疾少年汤亮、公安县大学生王亮、监利大学生瞿涛、石首市新厂镇中学生吴一清等50多名贫困大、中、小学生,用以治病、生活和上学;公司在荆州6所小学建立6个“留守儿童之家”并与荆州市社会福利院签定协议,承担了20名孤儿20万元的生活学习费用,公司还出资15万元与团市委和市教委共同组织了“蓝特之光”夏令营,挑选12名优秀贫困生,赴北京观光,并资助每名学生2900元,供他们上完中学。

      公司积极帮困解难,捐资300万元与荆州市总工会建立了面向全市特困家庭的“蓝特特困职工帮扶基金”,多年来,公司坚持走访慰问“三老”人员,送去物资、慰问金100多万元,烧伤严重的江陵中学生陈剑治病、义勇为身受重伤的陈雄、身患严重尿毒症而无钱医治下岗工人肖平等20多人得到了公司最少3万元的帮助,特别是身患绝症的下岗工人陈怀燕,公司不仅安排其到武汉治疗,还在她过世后承担了她儿子每年3500元的学费及每月600元的生活费,直到中专毕业,参加工作。

      面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蓝特集团积极作为慷慨解囊,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1998年为抗洪抢险捐款、捐物20余万元,并向洪湖抗灾军民送去价值6.5万元的药品、粮食、蔬菜及救灾物品;2003年“非典”袭来时,公司捐款20万元给荆州市抗击“非典”指挥部,支援“抗非”一线;2008年,捐款120万元、捐物50万元,帮助汶川地震灾区修建校舍、恢复教学;2010年又捐资100万元,帮助玉树地震灾区重建玉树小学。2016年捐款10万元并带动商户捐款4万元给沙市区锣场镇受龙卷风破坏受损的村民重建家园。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不仅圆满完成一线抗疫保供两大重任,在得知市医院、警队、社区等抗疫一线生活物资紧缺的消息后,积极动员市场广大商户无偿捐献蔬菜150吨,水果3500件等爱心物质,用实际行动与责任担当,点燃疫情下希望的星火,以表达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同时向沙市区红十字协会捐赠20.4万元物资,支援全民抗疫。

      进入新时代,蓝特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践行“两湖熟、天下足”、“让天下农民笑起来”的经营理念,以两湖市场搬迁和绿谷小镇整体建设为契机,在不断壮大企业自身的同时,带动荆州农产品产业和农批行业发展,孵化和带动更多人创业致富,帮助更多贫困村民发展小产业,实现大增收,甩掉贫困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多、更大的“蓝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