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洲:把身心贯注在现代农业
杨忠洲语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若每个人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
如今,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可以说是“变幻莫测”。一方面,不变的东西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不变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这种变化中,许多企业不仅没有成长,甚至还在变化中死亡了。但亦有些企业,总能在变动不居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蓝特就是这样的企业,其创始人杨忠洲,从不为追逐利润而生,做的都是解决社会瓶颈的生意,因善于解决“市场”和“市长”都关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获得了持续不断的成功。
杨忠洲的驭企之道是什么?他是怎样创造一个从4000元到20亿元的增值神话?
遇到治理困惑 将2012年定为“改革创新年”
2011年,蓝特集团资产20亿元,员工700人,已不再是个一般意义上的民营企业。但长期以来公司的治理结构比较集中,公司的一切经营都由杨忠洲说了算,公司的动作就是他的动作。
公司规模较小时,集中式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高决策速度和执行力。但当公司变大之后,员工数量和管理层级增多,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反而会降低决策速度和执行力,难以满足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此外,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问题和责任也会归结到那个人。
在蓝特发展过程中,杨忠洲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许多高管不会主动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大事小事都找他,这让已过60岁的杨忠洲,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迫于管理压力,杨忠洲开始调整蓝特的发展战略,将2012年定为“改革创新年”。为此,他将集团现有业务划分为十个部门,分别为家居、陶瓷、装饰材料、水果、蔬菜、干货、副食、冷库、农贸、仓储物流,然后将经营权、财权、人事权、分配权四项权力下放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经理人拿年薪,超额完成任务,20%的利润归部门。
杨忠洲表示,调整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自己只需给各个部门定一个目标,不用再操心费力去管具体事,他则可腾出手来去思考、开拓公司新的业务。当前,两湖绿谷正逐步从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向供应链运营商转变,就是他进行战略调整的一大表现。
每天必读《参考消息》擅长做“市长”和“市场”都需要的产业
杨忠洲特别擅长做“市长”和“市场”结合紧密的事业。在他看来,企业发展需要政策的“涵养”,只有做“市场”和“市长”都需要的产业,企业才能轻松做大。为掌握国家的政策方向,杨忠洲每天必看《参考消息》,这一习惯已坚持了30多年。
梳理蓝特的成长历史,可以清楚发现这一点。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工业系统开展“节能增效”活动,蓝特开始做工业清洗业务;90年代后半期,国家推动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蓝特相继建设建材、家居、陶瓷批发市场;2003年以后,中央连续多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发展,蓝特果断建设两湖绿谷农产品批发市场。
在众多业务中,杨忠洲更为高看两湖绿谷市场。他透露,当时进入该行业时,大部分员工对其决策都持反对意见,但最终他还是力排众议进入了这个领域。两湖市场建成之后,他发现农户分散经营,参与市场的动力不强,中间经纪人收购、分销,各个环节层层加价,每倒腾一次就耗损5-10%,造成农产品“卖难买贵”。
杨忠洲表示,要彻底解决“卖难买贵”问题,只有靠减少中间环节、倒腾过程和耗损率,把利益让给农民和市民。为此,他开始延伸整合整个供应链,向上直接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向下建立连锁农贸市场,并利用信息系统对其进行管理。
向供应链两端延伸 让全国饮长江水、品荆楚味、吃湖北粮
杨忠洲向农产品供应链两头延伸的动作,让他从一个简单的批发市场经营者,转变为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商。这是他为两湖绿谷未来发展所进行的规划,也是他的身份转变的起点。
在基地建设方面,杨忠洲一改过去农民信息不流通、技术进不来,只能“苕”种的传统生产方式,他要求两湖绿谷与现有的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合作成立合作联社,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技术团队,指导合作联社内农户的种植、养殖和育苗,然后联合商户收购合作联社内商户种养出来的农产品。
在终端建设方面,杨忠洲今年准备对荆州市区57个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使之变为业态更先进、消费环境更优、管理更规范的专业化连锁生鲜超市。近期内他还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筹建农产品零售旗舰店,然后以旗舰店带动加盟店,让这些地区的市民能在当地饮长江水、品荆楚味、吃湖北粮。这和中央提出的“南菜北运、西果东输”精神也结合起来了。
“等终端网络在全国建成之后,两湖绿谷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也会变强。最终,合作社农民将以土地入股与我们成立股份公司,公司帮助农民管理土地,同时农民还变成了公司职工,为公司生产农产品。”杨忠洲说,“只有农民真正挣钱了,农民才会把田拿出来流转,公司才能进行专业化种植,进而一村一品才能最终实现。”
针对供应链拉长之后配送效率、食品安全等无法保证的问题,杨忠洲特别重视质量可追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信息化体系等三大体系的建设。
他介绍,有了质量可追溯体系,凡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超标的农产品,就不会进入到市场中来。通过建设冷库、冷链等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耗损率大大减少,配送也更为及时;信息化体系把整个业务流程串起来,能够极大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并通过发布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为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杨忠洲对湖北移动推出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要打造独具特色的“两湖绿谷”,必须尽快建立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安全可追溯、市场有监管的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和消费者查询系统,才能够实时、动态地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信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有“身份证”农产品的市场信誉和竞争力。
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让天下农民笑起来
杨忠洲的终极目标是“让天下农民笑起来”。他也清楚这只是自己设定的目标,员工可能会认为这仅是个概念而已。为调动员工热情做实这个目标,他调整完组织架构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整员工的激励方式。
杨忠洲十分重视文明创建工作。许多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民营企业家,何必对“全国文明单位”这么上心?但在杨忠洲的眼里,文明创建看似是一项活动,实际上也是把“企业实践”提炼成“企业文化”的过程,一旦文明创建有了实践做支撑,企业文化便有了生产力。
杨忠洲说,“我们的员工多出身于农民,他们对农民有天然的感情,我让‘让天下农民笑起来变成员工的信仰,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有价值的。”用每天的工作传递企业的社会价值,将行善和赚钱同一到企业经营实践活动中,这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光有钱并不幸福,还要看如何使用钱。”杨忠洲说,“我们提出幸福蓝特、幸福绿谷,首先要解决的是员工的福利,然后员工才有更大的热情,用自己的服务去赢得客户的满意。”“幸福二字并不空泛,它有指标、可量化,且可倒过来,让员工评价。未来5年人均住房达到5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就是蓝特给员工做出的承诺。”链接:
尊崇享受尽在“全球通”
“三人行必有我师。”常年去世界各地考察项目和洽谈业务的人士,全球通易登机服务给他们带来许多便捷。在全球通贵宾厅,除了享受到周到的候机、登机服务,还能和其他VIP贵宾聊聊天,结交朋友。在全球通贵宾室候机的客人,全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与沟通,不仅能够认识更多新朋友,还经常能让自己从中受到启迪,迸发灵感的火花。
杨忠洲也是全球通十余年的老客户,全球通老号码一直舍不得更换,它记录着自己的成长历程,其积极、掌控的理念更是伴他天南地北、一往无前。
无论是力排众议打造“两湖绿谷”进入农产品批发领域,还是坚持一点一滴践行文明创建,“我能”始终是杨忠洲心中不变的信念,引领着他完成人生和蓝特的每一次跨越。下一步,蓝特还将广泛而深入地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完善市场管理,让明天的蓝特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真正建成他心目中智慧和幸福“两湖绿谷”。